设为首页  |  加入收藏  技术支持:成都易欧科技有限公司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中心 > 学习中心 > 正文

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诊治防控共识(试行)

发布时间: 2018-03-10 10:51:22   作者:本站编辑   来源: 本站原创   浏览次数:

 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诊治防控共识(试行)

第一部分     

自2001年美国首次报道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后,201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enters for Disease Control and Preven-

tion,CDC)发布的《抗生素耐药性威胁》中,把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 (Carbapenem-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, CRE)列为“紧急威胁细菌”,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首份急需新型抗生素的重点病原体清单中,CRE也在其中之列,CRE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。

根据2015-2016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(CHINET)数据显示,我国CRE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(Carbapenem-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,CRKPN)的检出率急剧上升,且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(Multi-drug resistance,MDR)甚至是广泛耐药(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ce ,XDR)。

我院耐药监测数据也显示CRKPN检出率从2016年1季度的1.5%攀升至2017年1季度的24.3%,2017年2季度虽然稍有下降(15.5%),仍明显高于历年水平。为进一步加强CRE院感防控,预防CRE在院内传播而引发院内感染暴发,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,现拟定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·四川省人民医院的CRE诊治防控共识》。

第二部分   CRE定义

2015年美国CDC发布CRE定义,CRE是指对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(即多利培南、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(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,MIC)≥4ug/ml,或厄他培南MIC≥2 ug/ml)或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,此外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细菌(即摩氏摩根氏菌、变形杆菌属、普罗威登斯菌属),需要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碳青霉烯类耐药,方可定义为CRE。

第三部分   多学科联合CRE防控流程

医院相关领导职能部门、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(简称院感办)、微生物室、药学部、临床各科室和信息所等各方多部门应积极参与,根据以下防控流程,对CRE进行持续的监测评估,做好CRE防控及诊治工作。

 

 

如需查看更多。请点击附件下载

【附件下载】

 

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
地址: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.四川省人民医院 电话:028-87393275 87394013
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10208558号-2 技术支持:成都易欧科技有限公司